略阳县持续深化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改革 全面提升企业群众满意度

硬化质效监测。

今年以来,略阳县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工作部署和省市有关工作要求,以服务法人、个人“全生命周期”为切入点,把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作为优化政务服务、提升行政效能的重要抓手,聚焦“高效”和“办成”两个关键点持续发力,创新工作方法,夯实政务服务工作基础,不断拓宽政务服务渠道,以高质量服务带动营商环境优化,推动政务服务线下线上深度融合,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一、“一盘棋”推进,凝聚政务改革“战斗力”

一是建立高效协调推动机制。成立工作领导小组,印发《略阳县建立政务服务效能提升常态化工作机制推动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工作方案》《略阳县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2024年度新一批重点事项清单》《略阳县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2025年度第一批重点事项清单》,建立“1+1+N”推进机制,即县行政审批服务局总协调、每件事1个牵头部门抓总、N个责任部门落实的“一事一组”协同配合推进机制,已累计制定工作方案22个,召开协调推进会议10次,协调处理数据壁垒、流程重构等问题8件。二是建立业务培训提升机制。通过参加上级业务系统培训会、赴周边兄弟县区交流学习、定期开展“干部讲、领导点、大家评”“窗口干部讲业务”、岗位实操交流等方式,开展各级各类培训50余次,深入学习业务系统操作流程、政策法规知识,全面提升业务水平。三是建立问题排查收集机制。分期分批主动对接牵头部门开展办件测试30余次,主动收集企业和群众的办事反馈意见,常规问题当场解决,业务系统问题及时反馈省、市级行业主管部门获取指导尽快解决。

二、“集成化”服务,打造政务服务“总枢纽”

一是关联事项集成。聚焦企业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高频事项和重点领域,以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为牵引,通过环节整合、流程优化,将多个部门、多个环节办理的事项,整合成企业群众眼中的“一件事”,厘清责任主体、编制办事服务指南、完成流程重构。二是办事材料集成。通过流程再造、表单去重等方式,合理调整审批事项前后置顺序,对“一件事”所涉及多个政务服务事项的申请材料、填报表单等进行精简、优化,形成标准统一的服务规范,实现“多表合一、一表申请”“一套材料、一次提交”。三是办事入口集成。线上依托陕西省政务服务网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服务专栏和“秦务员APP”等平台,实行“一端综合受理”,系统自动分发至相关部门审批系统,部门按照职责审查、办结,实现线上“集成审批”;线下持续深入推进综窗改革,在县政务大厅科学设置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专区,择优选聘有资质的专业人员提供“咨询、引导、帮办、代办”为一体的“全链条”服务。指导督促窗口工作人员用好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线下收件系统,为特殊群体提供“纸质材料代录”服务,打破“数字鸿沟”,提升企业群众线下办事体验。

三、“全方位”保障,构建政务服务“新场景”

一是强化帮办代办。结合“一件事”办理实际情况,加强帮办代办队伍自身建设,建立“专区+综窗”帮办代办联动模式,专区帮办人员负责办事咨询引导,及时联动牵头部门窗口,配合牵头部门做好现场服务,推动帮办代办无缝衔接。组建“帮代办”队伍,围绕“全员都是帮代办”服务理念,打造“专职+兼职”相结合的帮办代办模式,为企业和群众提供“保姆式”帮办代办服务。截至目前,为企业群众提供各类帮办代办服务3600余次。二是优化服务流程。持续深化行业部门一把手“坐大厅,走流程”活动,以亲身体验、换位办理、现场问效的形式,沉浸式感受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办理全过程;专区工作人员通过“亲自经办+亲身体验+陪同办理+帮办代办”,精准查找企业群众办事难点堵点,推动业务整合和流程再造,强化线上线下联动审批,不断优化“高效办成一件事”事项流程。真正让企业和群众办事由“多地、多窗、多次”向“一地、一窗、一次”转变。三是细化宣传引导。采取“线上+线下”相结合的宣传方式,线上通过政府网、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进行政策解读、办事指南、申请流程宣传等,线下通过“政务赶集”发放宣传彩页、大厅摆放指引展板、窗口放置办事流程等方式,积极引导群众通过“一件事”渠道办事,“一件事”氛围日益浓厚。印制“一件事”线上申请流程宣传彩页3000余份,开展各类宣传活动20余次,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。四是硬化质效监测。依托“办不成事”反映窗口、“好差评”系统,健全完善诉求跟踪、督办、回访等制度,受理企业群众咨询、投诉、求助、建议等各类诉求,为企业群众办理提供兜底服务。将“好差评”系统评价、“办不成事”投诉反映结果与窗口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,奖优罚劣,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。